网站首页 > 家电百科> 文章内容

中文

※发布时间:2020-5-7 11:33:2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详情

  中文是协作计划的中文版本,自2002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基金会负责维持,截至2010年6月30日14:47,中文已拥有314,167条条目,累计编辑次数达13,708,705次。此外还设有其他运作的中文方言或版本,包括闽南语、粤语、文言文、吴语、闽东语、赣语及客家语等。

  在这个网站启用时,仅以“中文Wikipedia”为名。直到2003年10月21日,Wikipedia的中文名,经过13人投票,命名为“”。首先“维基”二字符合中国的译名标准,另外“维”字意为系物的大绳,也做网解释,可以引申为因特网,“基”是事物的根本,或是建筑物底部。“”合起来可引申为因特网中装载人类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

  中文的副题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中国清朝大臣林则徐(1785年——1850年)于1839年为广州越华书院所创作的对联的上联,下联原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语出《管子·形势解》,意指海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不分你我地容纳了数以百计的河流。“有容乃大”则语出《尚书·周书·君陈》。对联的上联勉励待人接物应仿效海洋,以宽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去接纳不同的人事地物。这同时也配合了的旨。

  中文正如本身,有三个引人注意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中文与传统的中文百科全书有所区别:

  首先,中文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词典、在线的论坛或其他任何东西。

  其次,计划本身是一个wiki,这允许了大众的广泛参与。中文是第一个使用wiki系统进行百科全书编撰工作的中文协作计划。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中文是一部内容的百科全书。内容的材料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地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使用GNU文档许可证。

  和其它版本的一样,中文也是制、精英制、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普通的网友讨论、修改,通常为的形式,而维基管理员则因特殊、适当的理由而解除部分,例如修改首页、适当的删除文章或封禁用户。

  中文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是汉族的共同文字,是中国、中国语言,中国、中国澳门新加坡的语言之一。中文未以语言(普通话、国语)书写,但维基人默契以其为通用形式,适度掺入书面语或文言文,以力求文句通顺优美。

  中文的编辑者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华文使用者,根据2006年9月初对各语版本的编辑者来源的统计结果,的编辑者占28.6%、占25.9%,而美国荷兰则分别占13.7%及8.2%。

  来自于各地拥有不同成长背景的华文使用者共同参与了中文,不同的立场与社会观念在中文产生最直接的接触,中文的文章内容是全球华文使用者相互折衷后的。此外,包括中文在内各语言版本对于非版权下的内容,或者版权、来源不明的文章和图片,则保有不同于 当地网络氛围的,极为严格的审查制度。基本上任何不能用于或者无经济补偿地应用于商业领域的文章、图片,原则上均不会被保留在这里。

  中文大幅度且深度地介绍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与中国、、、澳门、新加坡等地区介绍。在某些领域,阐述了华语使用者的价值观,内容更贴近于华人自己的理解。

  截至2010年6月30日20时20分,目前中文已有314,209个条目,但这个数量还不包括对话页、没有内部链接的条目、重定向页以及其他名字空间的页面,如果加上这些页面,截至2010年6月底,总共有1,022,962页,并有超过1370万次的编辑。参与人数方面,共有逾44,966个注册用户曾进行编辑,当中编辑超过1,000次的维基人共有570多人,而他们的贡献占了中文编辑总次数的约75%。至于管理人员,中文拥有79名管理员及8名行政员,负责站内日常的工作。

  2001年5月,中文计划与其他12种主要语言计划同时成立,但当时网站不支持中文输入。同时期,与中文版有相同困扰的日语,权宜地使用罗马字母来撰写日语条目,中文在当时则只拥有少许的测试文字。

  写了实质中文内容的文章HomePage,中文至此才算是真正开始运作,而Mountain也成为中文的第一位参与用户。10月27日,中文移动到新服务器,软件升级到Phase III,新版的软件解决了中文输入的问题。11月17日,中文网站界面的中文化工作告一段落,Mountain翻译了英文条目Computer Science,到中文上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条目:计算机科学。

  在中文的早期,大部分的长条目都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中文维基原创的则是以短条目居多。

  中文最资深的维基人是Mountain,而早期累积大量编辑次数的五位资深维基人:Samuel、Menchi、Lorenzarius、Formulax与Shizhao,在2003年6月14日一起成为首批中文版的华人管理员。

  其中Shizhao在的整理和协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中文版的其他维基计划中也做了很护的工作,其编辑次数亦高居榜首,惟其处事手法亦备受争议。

  2002年至2003年,中文持续进行本地化与正体(繁体)化的翻译工作。直至2004年12月23日,随着MediaWiki 1.4版本的发布,中文初步实现正(繁)简体自动转换。

  2003年10月20日,中国的《中国电脑教育报》文章介绍,这是中文第一次正式报导。翌年2月15日,同是中国的《新周刊》在第173期也发表了与有关的报导,接着随后的几周,许多跟进报导,为中文带来了大量的中国维基人。2004年的3至5月,维基人以倍数计的增加,总条目数很快的从6000篇突破10000篇。

  2004年5月16日,的《中时晚报》刊出〈维基网络百科,大家一起写〉,是主流首次报导,随后于6月,的《联合报》跟进报导〈Wiki百科网书,你也可写一笔〉,为带来大量的维基人,相关条目的编写量大量增加,首页也加入了的热门新闻。

  对中文的关注较迟,是维基人发展起步较迟的主因之一。2006年2月20日,的《》于副刊发表〈生活百科:Wiki世界 〉,这是第一次正式报导。3月29日至3月30日,的《头条日报》于新闻故事连载发表〈网友齐编“”百科全书港八月办首届中文维基联会〉(按:应是中文维基年会),这是第一次深入介绍中文。同年5月,中国的《环球时报》也报道了,很多青年就是通过阅读而得知并加入的。

  中文于2002年10月刚开始时,英文已有超过40,000条目,成为起步较迟的主要语言版本。2004年2月24日,中文突破了5000条条目,但是其中有些文章包括正(繁)简两个版本;注册用户数也同时突破了3000人。2月27日,用户Ktsquare大量添加年份条目,使中文短短3天内就突破了6000条条目。5月14日,中文总条目数终于突破1万条。

  随着更基人的加入,条目数量增长速度也稳步上升。2005年12月13日,用户Shibo77大量添加年份条目,使中文短短1天内就增加了500条条目,并突破5万条。到了2006年11月12日,中文条目数突破10万条,成为第12个拥有超过10万条目的语言版本,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7年10月21日,中文条目数突破15万条。2010年3月18日,中文条目数突破30万。

  中文存在两种书写系统──正体中文繁体中文)与简体中文。一般来自、、澳门的使用者使用正体中文(繁体中文),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则使用简体中文。因为缺乏交流与各自不同的书写系统的发展,许多正式的名称在中国、、、新加坡完全不同。举例来说,电脑的打印设备,在中国称为打印机,在称为印表机。

  随着中文的成长,正(繁)简体问题也成为中文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2003年的讨论中,中文社群的主流意见,是让正体(繁体)简体并存于中文,正(繁)简体问题应该通过发展转换程式来解决,而不是让正(繁)简体分别成立两个中文网站,但是当时没有开始开发相关的技术,仅止于讨论。

  绝大部分的条目是正(繁)简体共同存在一篇文章之中,少数条目是拥有正(繁)简两个不同的版本,例如法国曾经使用两种不同版本:法国与法国,或是“日本/简”,“日本/繁”。其他可以使用zh-tw与zh-cn做跨语言连结。中文维基内部的正(繁)简跨语言连结则是使用〖中文繁〗这样的方式做连结。这种方式可以使两种文字系统互不干扰,但却只能靠人工整合正体(繁体)简体两版本的差异。而公告、总集型页面则以正(繁)简并存的方式存在(如Wikipedia:Wikipedia的中文名/投票结果开头介绍部分依然是正〔繁〕简并存),以示正(繁)简体文字在中文具有相同的地位。

  在正体(繁体)简体转换功能启用之前,部分的使用者大量地将正体(繁体)文章全面改为简体,反之亦然,实际上却未编辑文章中的任何内容。如此的作法被视为一种行为,正体(繁体)内容的缺少很容易被视为中文排挤正体(繁体)字的使用者。随着简体使用者大幅度的增长,中文从以往的正 (繁)简并存,逐渐成为简体为主流的百科全书。中文版成立以来就不断出现正体(繁体)版或是版的呼声,从这段时间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 的认同。

  经过大约两年的争论与等待,2004年9月,Zhengzhu加入中文维基,提出正(繁)简转换的处理方式为 此并制作了具体程式,开始进行正(繁)简转换功能的开发。该套转换程式一度以主要中文维基用户的所在地为字库分类,后简化为“简体”、“繁体”与“不转换 ”3类。中文正(繁)简转换系统因其易于手动添加及使用,成为中文解决正(繁)简问题的最实际并可行的方案。该套方案及程式在2005年的第1届维际大会上由中文用户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为了免除如此的障碍,从2004年12月23日起,中文在服务器端提供一个功能──正(繁)简体自动转换功能,能够依据用户参数自动地转换不同的字体与词汇至用户端浏览。过去许多使用正(繁)简两种版本内容的文章逐渐合并。输入正(繁)简两种名称都可以检索浏览合并后的文章。

  转换功能免除了正体(繁体)简体的隔阂,也一并解决了中国与、之间词汇的分歧所带来难以跨越的障碍。

  最初在页顶的条目文字转换的标签只有“不转换”、“简体”及“繁体”三种,但“繁体”是使用用语的繁体字,对习惯港澳用语的、澳门使用者感到不便。2006年11月,经投票通过后,页顶的条目文字转换的标签改为“不转换”、“简体”、“正体”及“港澳繁体”四种。 在2007年1月,转换标签更增加至“不转换”、“简体”、“正体”、“马新简体”及“港澳繁体”五种。

  经过一定时间发展的一般都会产生“特色条目”,虽然线%符合完美作品标准的条目实际上并不存在,但特色条目依然是作为该语言中,通过多数人认可为比一般条目要更为完整、优秀的作品。它们一般是众基人共同协作的甜美果实,也可以是部分人完成的华彩篇章。每一篇特色条目都会在正文右上角和条目讨论页上注明标记。

  对于中文而言,特色条目的概念的出现始于2004年3月(中文实质开展近半年后),起初是由管理员们将个人认为较为完整的条目遴选为特色条目,而这种做法在中文步入条目数量与质量大幅增长后变得不符合发展的要求。此外,为尽快提升中文条目的质量,梦见鞭炮声该年5月份,中文引入了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成为当时唯一一个成为特色条目的方法。但不久后,“特色条目评选”制度也许可有个人完成的条目参选特色条目。

  最早的特色条目是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经过第一次同行评审后伊丽莎白一世依然保留了特色条目的地位,该条目也成为中文最早的特色条目。但是在2007年2月8日,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已被撤消特色条目资格。2007年2月26日,中文的特色条目数量正式突破100,第100个特色条目是哆啦A梦,但由于随后有数条特色条目被撤消资格,因此特色条目数目一度跌回100以下的水平。直到两个月后的4月28日才再度回到100个特色条目的数字。

  另一方面,中文很多条目拥有极佳的内容质素但其仍不足以成为特色条目;可能是因为其长度过短、或论题过广、或过于聚焦于某一话题、或是该条目所述的领域并不太知名。即那些具有成为特色条目潜力的条目,由维基人主动找出、编写,通过提名并通过的,将会成为优良条目。

  截至目前,中文拥有139条特色条目,当中以历史类最多,其次是文学艺术类的条目。可能与参与者的爱好和日常工作,文化类条目的普及度较高所致。同时,中文拥有521条优良条目,数量正稳定上升当中,其中以类条目最多,但历史与地理类条目也占到很大比重。

  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开始于2004年5月,目的是集合维基人的力量,更快地合力打造更多特色条目。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在动员更基人参与的同时,提升中文的写作质量,选取进行质量提升的条目由维基人投票决定,在经过数周的提升后复交特色条目评价。当中,特色条目评选得分最高的是欧洲,满分5.0分中平均得4.8分。

  除了主计划之外,其他领域下也设有自己的条目提升计划。例如条目提升计划是针对相关条目而发展的质量提升项目,以提升之条目至特色条目为目标。此外,还有主题、化学主题、生物主题、足球主题,但后三者现时经已在荒废状态,只有和的计划仍然继续正常运作。

  然而,自2006年起,由于维基人对编写条目的态度,转变成以独力完成为主,因此这些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的成效大不如前。除了提升后的条目质素并无大改善,部份计划更陷入荒废的状态。2006年11月曾有维基人废除条目质量提升的主计划,但主流意见是倾向保留进行,直到现时还未有最后定案。

  2007年4月6日,由用户dgg32提出的用户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正式试行。该计划目前预计试行3个月,到期后由维基人讨论其可行性,并且是否取代旧计划等问题。

  动员令是中文特有的一种为增加条目数量与兼顾质量而进行的召集维基人编辑条目的活动,方式是部份维基人主动邀请其他维基人参与条目编辑。动员令可分“大动 员令”及“小动员令”两种。目前动员令已举办七次,其中前三次为大动员令,第四次为小动员令,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为大动员令与小动员令结合的方式。而第三至七次动员令更启用了加分机制。

  首次动员令举办于2006年7月15日到2006年8月1日;第二次是在2006年8月15日到2006年10月1日;第三次是在2006年12月1日到2007年1月1日;第四次是在2007年4月1日始到4月30日,这次动员令限定了生物动员令、翻译动员令、动员令、体育奥运动员令、音乐动员令和暗黑动员令六个主题;第五次是在2007年7月15日始到8月31日,第五次动员令指定了消灭外文、历史与世界遗产三个主题,编辑者既可以编写这三个主题的条目,也可以编写其他领域的条目,但编写特定三主题条目有额外加分;第六次是在2008年12月16日始到2009年1月15日,第六次动员令和第五次动员令一样采用大动员令加小动员令的模式,完成小动员令会有额外加分,第六次动员令的小动员令分别是消灭外文动员令、经济、金融动员令和科技动员令。第七次是在2009年7月15日始到2009年8月31日,依旧采用大动员令加小动员令的模式,完成小动员令会有额外加分,第七次动员令的小动员令多达七项,分别是优化工程、消红任务、体育、地理、节日、人物和计划页面翻译。第八次则会于2010年7月1日至8月28日举行,是次动员令将会引入中动员令,类似小动员令的一项动员令。

  一些维基人乐于接受这种活动,但亦有人表示反对。总的看动员令确实对中文维基条目质量产生一定促进作用,但因参加 人数有限而效果平平。关于动员令是否应该继续举办下去也多有争议。

  中文维基参予了元维基的每周翻译计划,每星期从其他语言版本的翻译一篇条目。这个计划到现时为止已成功翻译超过100条中短篇幅的外语条目,为翻译工作提供榜样。

  中文设有不同的专题。 专题是一个帮助各参与者去整理在中某一特定范畴的资料的资源。这不是提供那些资料的地方,而只是一个有关那些资料的资源:如那些资料应如何编排方 式、或是哪些内容是应当包括等等。而且各个专题的讨论页亦为那些对该题目有兴趣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讨论地方。截至2007年11月,中文共有 100个专题。

  对于特定范畴,中文还设有主题首页。 主题首页是为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感兴趣的维基人及一般读者提供的首页,用于帮助查找该主题的资料,并扩充与该主题相关的条目。一个维基主题可与一个或多个专 题相连,但与专供维基编者使用的维基专题不同,维基主题是同时为编者及一般读者服务的。截至2008年9月,中文共有107个主题首页。

  为凝聚对特定范畴感兴趣的维基人,中文设有不同的工作小组及兴趣小组。工作小组的主要焦点的中文内的站务,而兴趣小组则集合了对有兴趣编写特定范畴条目的维基人,借此进行意见交流。截至2007年11月,中文共有10个工作小组及40个兴趣小组。

  2005年8月,有的维基人者尺发起了维基人板。这是中文首个成立的地区性维基人板,作为维基人和对撰写条目感兴趣的维基人联络之用。该板的最大特色,是其条目提升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下,有数个条目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并成为特色条目。最早从此计划中出来的特色条目是电车,于该板的条目提升检讨中在满分5.0分中得到平均得分3.4分。

  继维基人在中文首创地区性维基人板之后,于2006年1月1日,有的维基人阿儒发起了相同性质的主题公告栏,以求将的风土文化在里展现出来。其后,来自广东、中国中部、日本及澳门的维基人也建立了他们的维基人板。截至2007年3月,中文共有6个地区性维基人板。

  中文从2005年起,由中文行政员Shizhao主持编写维基读本(第二期称为维基文摘)。维基读本是对上某种主题文章的精选的一个连续出版物,并且制作成PDF格式出版。维基读本每一个季度出版一期,两期出版后却未沿续。2006年第一届中文维基年会筹备期间,有提议重办维基文摘,但最后并未成事。

  另一方面,中文设有一个名为wikidigest的邮件组。该邮件组由中文维基人snowyowls建立于2005年12月,内容为中文新条目精选,目前定期向用户发送每日入选中文维基首页你知道吗栏目的条目。

  鉴于维基读本已荒废多时,中文用户信陵使于2007年3月13日,出版全新的《中文电子》试刊版(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初步计划每月出版一期,内容除了展示中文的特色内容,也会有用户专访、社群热门话题及最新统计数据等。然而,截至同年5月,仍没有该的最新消息。

  中文设有一个名为互助客栈的地方,用来讨论技术议题、方针和规则、以及中文的管理。这是中文维基人最主要的交流意见的地方。另一方面,面对着雅虎知识+一类知识型网站的流行,中文于2006年10月设立了一个名为询问处的地方,用来供使用者发问及解答任何与无关的问题。

  中文的参与者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华文使用者,并非集中于中国。东南亚拥有庞大的华语使用人口,但当地华人人口没有反映在该地区相关文章的书写量上,可能与东南亚华人多使用粤语闽南语客语或是当地华人已失去华文书写的能力有关。维基人的年龄跨度和一般人印象中“百科全书”的编辑者年龄跨度不同,其中不少活跃的维基人在生活中还是大学生及中学生,甚至有少数小学生的参予。此外,通过条目质量提升计划、访问与编辑总数上显示中文用户大部分对、历史、文化类条目报有较大的热情,因此特色条目、优良条目、新条目推荐中也以该类条目居多。另一个特色现象,就是由于来自的维基人很多都关心本地的事物,因此优秀的相关条目的比例也不少。

  截至2008年7月,中文有超过24万名注册用户,拥有195,070条条目和超过400万次的编辑。但活跃的维基人所做出的贡献却是占据了整个中文的大多数。编辑超过1,000次的维基人共有约300多人,而他们的贡献占了中文编辑总次数的约75%,而编辑超过10,000次的维基人的35人中,已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编辑总次数。。部分观点认为这是不易于新人上手或者对版权的要求严格的表现。

  一般而言,已经熟悉中文的用户大多使用互助客栈来进行日常的编辑交流,而专为新人设立了常见问题的集合社区。为了进一步加强维基社区之间各用户的交流,中文在人中通过地域、爱好及兴趣、毕业学校、倾向……各种不同的分类创立了各个维基人之间的交流板块。通过这个板块维基人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同乡、校友、志同道合的其他维基人。维基人可以通过这里寻求各种帮助,或发起当地维基人举行。也可以找到维基的部分指导方针,工作小组与一些怪诞而罕见的条目。

  2006年底,中文一共有86个管理员:29个来自中国、16个来自、14个来自、9个来自美国、5个来自、3个来自澳门,英国、法国、韩国、日本各一个,2个未鉴别。当前管理员人数为91人。

  第一次的──地区网友见面会,于2004年7月25日在大学举办。此后在上海、、台北新竹都有维基人发起,将网上的带到了现实中。的主题主要涉及中文的当时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发展的,因此讨论的焦点往往各有侧重。2005年8月,中文的Wing、阿仁、虎儿等数名用户参加了这一年的维际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了由Zhengzhu撰写的关于简繁转换的技术性论文“Chinese conversion the wiki way”和主要由Mountain撰写的稿“We-create-pedia in China”等多篇文章,受到了的广泛关注。

  2006年4月,台北维基人开始展开每两星期一次的定期,维基人于10月仿效。2006年12月,广东南京、及台北五个地区均计划举行冬季,为中文成立以来同一个月内最多地方举行的月份。

  2007年10月,粤港澳三地维基人在澳门举行秋聚,是澳门首次维基人,并开展在澳门成立维基组织的工作。

  为使各地的中文维基人增加见面的机会,以及向推广中文的应用,中文维基年会因此而被发起。第一届中文维基年会已经在2006年8月26日至27日于的中文大学举行。超过一百名参加者参与是次的活动。这个年会更是全球第一个针对个别语系的维基。

  由于台北市成功取得2007年8月举行的第三届维际大会主办权,因此第二届中文维基年会可能由澳门在2008年或2009年举办。

  中文维基人依地区的习惯而有不同的网络交流方式,例自的维基人多使用BBSMSN互相交流,而来自中国的参与者则较多使用QQ进行即时交流。但是随着参与者群体的不断交流和融合,这些不同网络交流方式的利用也并不绝对,比如,现在一些中国的中文维基的网络会议也会使用MSN,以及Skype这样其他地区维基参与者常用的网络通讯软件。下面是一些大纪事:

  ★ 2005年1月19日,以Wikipedia为主题的讨论看板成立于批踢踢BBS站,并开始有计划的在BBS上推广。

  ★ 2005年3月24日,中国的维基人冷玉建立了以为主题的QQ群,其他维基人也先后建立以为主题的QQ群,其中冷玉的两个群人数最多、讨论最为热烈。QQ群成为中国的维基人网络即时交流的方式之一,接近甚至超越了其他的IRC频道的地位。

  ★ 2006年4月26日,的地BBS建立版,并与批踢踢BBS维基版建立转信关系,此暂为唯一开设维基讨论区的站台。

  2005年1月,Richy和Vipuser为进一步推动中文的发展,参考英文、日文版创建了目前中文通用的维基荣誉与励,并在不久后设立了以励GmailWallop为主要方式的维基其他励,以作为对长期为中文付出贡献的维基人的肯定。此后新条目推荐制与条目编写竞赛制(该项目已停止)。这几措施在执行中既获得了确实的成效,带动了刚加入的新人的贡献热情,也走了不少弯。同年8月,由Farr和Super1发起了针对维基荣誉与励具体操作细节的一次讨论,并将之付诸投票通过。2006年2月,维基人板设立了维基创作,2007年3月始,ACG专题也设立了维基ACG专题创作。此二励为中文且为目前为止唯二于维基荣誉与励主计划的创作项,另外,维基创作也在2007年4月,再度分成维基内容与维基图像,让更多摄影好手可以不经由撰写条目的方式,参与摄影的协同工作。

  全球使用中文的人数达14亿以上,为世界主要语言之一。然而,中文的规模与中文的普及率远远不成正比,甚至远不及英语的1/15。以而言,大多数上网者利用知识性网站时较倾向使用问答制的雅虎奇摩知识,甚至直接到条目数量最多的英文查找资料,而非以中文为首选。因此如日文以及数种欧洲语文的,虽然其语言的使用人口远低于中文,但条目数量却远高于中文。

  自从2006年11月中文条目数突破十万大关之后,其条目增长出现速度大幅减慢之势。2007年1月整个月,中文只增加了3180篇条目,平均每日增加只有约103篇而已,比半年前2006年7月整个月的6219篇,少了接近50%。同一时间,排名于中文之前俄语的条目数正逐渐抛离。

  中文另一为人诟病的地方是其大量未完成作品。据统计中文每篇条目长度仅为约3,000字节(每个汉字占3字节),比德语、日语等主要语言短少。当中超过2KB(2,000字节)的条目更只有13%而已,同样比大部份主要语言为少。少于一成条目的长度超过平均长度,意味着中文只靠极少数内容极详尽的条目和大量列表支撑着条目平均长度的数字。

  除了小作品的问题,未完成翻译的条目同样为数甚多。现时有超过3,000条条目尚未完成翻译,即超过条目总数的2.5%。相对于其他语言版本,这个数字是比较严重,最差的情况是,部份条目直接复制其他语言的条目全文内容,但只有一点内容被翻译(如审查制度等)。

  中文于科技、物理、数学、医学等条目之建构与经营方面,其专业性明显低于英文或德文,翻译进度亦略嫌过慢。其因为中文参与者如同前段所提以在学学生为主,而缺乏各领域的在职专业人士及学者教授参与。

  中文中艺人、运动选手、ACG等条目多仅以列表方式叙述某名人之三围、所出之专辑、单曲、精选集、工作人员名单、收视率或运动战绩,而未以叙事方式述其生平、个性、事功、歌唱、演戏或运动风格、评价、争议(如王建民)。电视剧条目亦常出现各集大纲一堆,但制作动机、经过、收视率、评价、争议等却流于简略甚至付之阙如之问题(如《斗牛,要不要》)。条目内容流于数据库此点曾于PTT之Wikipedia板遭部份板友。

  中文其模板数明显多于其他语言版,其中有一部份并未使用,或与其他模板重复,或可完全以分类(category)代替。此点曾于PTT之Wikipedia板遭部份板友,甚至有人提出要限定模板数量。另外小作品的分类过细,反而忽视分类的整理。北京哪里看夜景最美_北京夜景哪里好看排行http://www.uzai.com/gotour/lygl/9072.html,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