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家电信息> 文章内容

论文版面费的水有多深?

※发布时间:2018-8-1 4:56:4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一位60岁的管理系老教授说:“2000年以前,我们的论文,和往报刊杂志上投散文、诗歌没啥区别。录用后杂志还会给点稿费。如今简直是变了天了。”

  一直以来,论文版面费都是学术界诟病的问题,而追求功利、收效、迅捷的职称、评优论文,更是被视为恶化生态的“学术”。

  这是底层科研人群对一整套制度的。“能发文章,你就留;发不出,你就走”。面对着全球最庞大的论文发表需求,以往“求赐稿”的各大发文平台变得身段弥高,从C刊以下各级刊物,几乎都是一位难求。不仅令健康的学术生态产生变味,学术——甚至整个出版界也成为一趟深不可测的浑水。

  虚假刊物冒用已停刊、注销的正规刊物,或通过“商谈合作”,“购买了”杂志社的违规“授权”,臭名的“野鸡刊物”已实现对正规学术出版系统更深入的渗透。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有这样一个“眼疾手快”的团伙,他们紧守着“职称论文”这座金山,冒充正规杂志,制作高仿期刊,帮助需要评职称的人刊文,以此赚取“版面费”。

  犯罪嫌疑人小王,于2012年、2013年注册成立了“圣麟阁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刊博天下国际文化有限公司”,随后,他招兵买马、拉拢关系,建立起一个“编辑团队”。

  《科技研究》、《电源技术应用》、《中国文房四宝》、《新材料新装饰》、《时代财富》、《华中电力》、《三角洲》、《公诉人》……

  这些杂志,均是小王及其团队的造假对象。在市顺义区马坡花园一区的一间出租屋内,他们擅自使用涉案期刊刊号,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并将交纳“版面费”的作者的文章刊登在。

  2014年8月,顺义警方接匿名举报后,一举将这一恶劣的学术出版团伙连根拔起。前不久,据京华时报记者消息,在经过漫长的拉锯战后,顺义法院的已顺利宣判。

  据了解,主犯小王曾在杂志社工作。在亲眼见到旺盛的发文需求,以及杂志社旱涝保收的“版面费”业务之后,他认为帮人发表论文,收取“版面费”简直是一份迅速致富的梦幻业务,此后不久,他便成立了公司单干起来。

  小王认为,他作为公司决策层与牵头人,主要负责公司管理,并和相关杂志社、印刷厂方面进行商谈协调,他虽然属于非法经营,但并没有杂志社的权益。

  “我公司与杂志社是有合作的,也就是与各个杂志社形成了口头或者书面协议,杂志社授权给我,我没有冒用杂志社名义。”

  拿到授权之后,编辑团队便以杂志社名义,通过QQ群广告等发布征稿信息。版面费用从180元到350元不等。事成后,员工可从中获得10%-15%的提成。

  即便按最高收费标准计算,这个数字依然恐怖:10个月,至少收到了3.42万份“付了钱”的论文。平均每月刊发3400多份论文。以经营15份刊物计,每月每份刊物226篇。

  小王称,他与杂志社达成协议后,会交纳20多万到40多万不等的“管理费”并拿到收据,期限为1年。员工将收到的论文简单整理后发给他,他初审后再发给杂志社终审。“杂志社审完后,我再找其他公司负责排版和印刷,每次印刷200多本,最后以快递的方式给作者”。

  《新材料新装饰》编辑部负责人称:“我们杂志社没搞作者,只面向设计师征稿,公司并没有委托其他公司进行学术性期刊征稿出版,也没有签过协议合同”。

  《华东科技》执行总编说:“我们杂志社没有委托别人收稿,我也不认识小王。”“他们的期刊是在网上在线阅读,我们没有合作方,而且我们的刊号不可能交给他人使用收手续费。”

  根据杂志社的说法,他们要么矢口否认,要么是已停刊,而被小王“借尸还魂”。既然如此,所谓20-40多万不等的“管理费”,到底是谁人收取了呢?

  《电源技术应用》的编辑部主任确认,他确实代表编辑部收了钱,跟小王也确实存在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电源技术应用》编辑部授权给小王出版《电源技术应用》(学术版),授权小王刊登学术文章。但在杂志社内部,杂志主刊否决了这一协议。

  一方面,小王根据协议内容在不断征稿;另一方面,在上级的明令下,下属编辑部居然公然收了小王的钱。《电源技术应用》的编辑部主任说:“分3次,共收取了40多万管理费,这些费用用于编辑部的日常支出了。”

  其实,正规刊物根本没有必要涉及高危领域。各级学术刊物公开靠版面费实现巨额营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撰文表示:“之所以有些学术期刊,段曦打谢娜它们能靠版面费发大财,主要还是变相的垄断造成的高价,是审批部门人为学术期刊的刊号,导致目前学术刊物太少,办一个新的学术刊物太难,已有学术刊物已变成事实上的垄断。”

  职称论文版面费,不仅成为非法经营的,也让杂志社内部产生。其中种种情况,有一群利益相关者,却一直处于被状态 —— 人。

  若按走正常程序,不仅收费、质量门槛拔高许多,而且时效上往往得不到保障。一般教授以下,等个半年非常正常。对于以上3种人员,堪称事业、学业“不能承受之重”。

  因此,一旦时间紧迫,这3个人群就不得不转而寻求这些打广告的杂志,花钱点买版面。一来它们对质量的要求没那么高,稿子好凑;二来时效性非常强,短期之内就能收到录用结果。

  一位在校大学生王同学表示,当他打了600块到杂志代理人账户,2天后,他就收到了《科技研究》的录用通知,几天后,收录自己文章的《科技研究》杂志已到手。

  不少人表示,在科研数据库如此发达的今天,鉴别此类假冒刊物其实并不困难。比如,一本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实物,如果在CNKI检索不到相关收录信息,毫无疑问是冒名盗印的。

  为了让非法期刊披上“”的外衣,不少人还伪造期刊公章,通过邮件等方式与一些论文网络平台取得联系,将非法期刊的文章录入网络平台,得到人的信任。

  从“发表论文著作情况”、“项目”看来,与申报直接相关的封面、目录、正文等等,拿到实体杂志后一扫描就可以了,至于“实体杂志”是否正规,没有。

  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用假冒刊物送审和没啥分别,抬头不见低头见,各人专攻领域就那么一亩三分地,上知网一查一目了然。

  然而,对于学金、保研、企事业单位人员等,他们的审查相对要松许多,换言之,这也给了非法操作钻的可能。

  要知道,这仅是“”的要求。对于在校内便能完全解决的 —— 如学金、本校保研、直博等等 —— 不同高校要求、不同人员操作之下,是否会如“要求”一般高标准、严要求?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

关键词:华中电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