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挑一关昕和刘硕今年家电企业半年报陆续出炉,然而业绩整体不佳。新一轮节能技术升级中,家电巨头龙争虎斗,意在扼住行业咽喉,掌控行业的话语权。
28日,长虹发布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收入232亿,同比增长1%;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36%。
不久前发布的美的电器201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89.90亿元,同比下降37.15%;净利润20.89亿元,同比增长5.73%。海尔、海信等家电公司则表现平平,九阳、苏泊尔等小家电公司利润出现亏损。
业内人士指出,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系列政策极大透支消费力,随着以旧换新政策逐步退出,消费乏力。家电厂商接下来恐怕将在提升业绩上下功夫。
电商价格战虽半月有余,却只闻硝烟未见战火,家电促销战却在实打实的进行着。29日,得到长虹,长虹即将掀起一场“内购会”。
长虹一位高管告诉记者:“此次内购会品类包括长虹全线产品,折扣最多可至半价。”对于长虹首挑价格战一说,其表示:“更准确地说这不是价格战,而是一种促销方式,去除中间流通环节,厂商直销让利于消费者。”
一位知名家电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促销我们从未懈怠过,同行的竞争,我们只会更加努力积极应战。”毕竟面对颇具的同行挑战,对于不服输的家电巨头们而言,这是极具力的。
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表示:“对于家电企业而言,行业整体情势下滑,节流作用远大于开源,家电产品基本在合理的定价体系,本身家电利润已经不高,不会过多引发价格战,然而逆市之下做出这样的促销也非常不容易。”
国务院节能新政出台已有数日,265亿家电消费补贴政策刺激之下,家电市场一如预计呈现缓慢回暖迹象。然而不给力的业绩,足以凸显家电厂商的严峻处境。
如今电商激战,利润空间贫瘠,从全球市场竞争中潮流的扮演者,家电巨头纷纷打破,展开核心技术的争夺战。一场面向市场的话语权之争已暗中涌动。
虽然四川长虹业绩出现下滑,但据奥维数据称,长虹智能电视上半年市场份额达20.38%,仍处于行业第一名;冰箱压缩机市场份额继续稳居全球第二名。
据长虹相关人士介绍,今年上半年以来,长虹彩电已经储备200余款高效节能平板电视,覆盖19英寸-64英寸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全线产品。高效节能平板电视集中上市,将对彩电消费市场形成很大冲击。
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徐东生表示:“受影响,上半年家电行业业绩并不理想。无论从产业政策和国际市场重视的环保需要来讲,节能技术是下一步家电企业竞争至关因素,掌控话语权将为企业强竞争能力提供保障,占据行业最高点。”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增速下滑这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增速下滑不见得是坏事。“长虹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状态,在主动调控之下,需要一段过程。如长虹压缩机加西贝拉销量世界第二,对冰箱拉动效果将很明显,目前长虹扩展压缩机、冰箱规模,处于爬坡阶段。如果取得绝对优势,未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绝对优越的条件。”
随着冰箱企业纷纷扩展产能,“”的发展模式也在冰箱行业的历史上演,行业竞争亦是未逃过命运,利润越发微薄,行业面临洗牌。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冰箱能效等级要求的不断提升,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家电企业需要在节能技术方面不断进步,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据美菱相关人士介绍,2011年推出的三门0.29度产品BCD-212D3CA已批量上市,该冰箱耗电量降至0.29kWh/24h,降幅达26%,目前仍为市场上最节能的三门冰箱。同时两门风冷冰箱节能设计产品为市场上相同容积段,相同结构产品中唯一达到能源之星标准的冰箱。美菱冰箱预计到2013年全美菱冰箱产能为810万台/年。
美菱相关人士表示:“美菱产品全面向节能升级。”节能产品的占比,2011年美菱一级能耗产品生产占比达到72.3%,一级能耗节能产品市场销量占比则达到69.8%。而从2012年年初至今一级能耗产能占比突破76.7%,销量占比则突破71.5%。
“家电企业逐渐迎来双能时代,即智能时代+节能时代,目前家电企业已经步入成熟节能时代。”洪仕斌如是说。
工信部网站29日消息,今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退出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但自二季度以来逐月回升迹象明显,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今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退出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但自二季度以来逐月回升迹象明显,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2012年1-6月,家电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与去年相比增速降幅明显,但较1季度有所好转。我国家电行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7%,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0.02%,比去年同期回落15-16个百分点,比2011年全年的增幅低约12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期间平均增幅低约9个百分点。累计产销率97.7%,累计出货值同比增长6.3%。
自二季度开始,家用电器行业的情况有所好转,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1季度相比开始回升。2012年4、5、6月我国家电行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9.63%、10.68%和10.22%;累计出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5%、5.5%和6.3%,呈逐月回升态势。
2012年1-6月,家电产品生产形势不佳,多数产品产量下滑。总体而言,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的空调器、电风扇及制冷产品产量下降或降幅明显,而厨房电器类产品低速增长。1-6月,家用电冰箱累计生产4145.2万台,累计同比下降7.4%;家用冷柜累计生产902.8万台,累计同比下降4.6%;房间空气调节器累计生产8038.7万台,同比增长1.5%;家用洗衣机累计生产3057.1万台,同比下降1.0%。微波炉累计生产3286.5万台,同比增长13.4%。6月份当月家用电冰箱同比增长2.2%,家用冷柜10.1%,洗衣机3.9%,微波炉40.3%。空调器、电风扇等产品形势差于其他产品。
在产量下滑的同时,家电行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显示出行业的结构调整初有成效。1-5月累计全行业的利税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3.4%,比4月份上升2.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4.5%,比4月份上升3.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总体平稳回落,电解铜价格基本保持在5.5万元/ 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回落约20%,钢材、铝材与化工材料的价格也在下降,家电业的成本压力得以继续缓解。(中国证券网)
如果因为单纯比拼价格,在售后服务上打折扣,损伤的将是顾客的信赖。家电卖场应该提升服务,在价格比拼的同时,应更侧重于“售后无忧、保修终生”的服务
“您选的这几款都暂时没有货。”22日下午,苏宁电器济南泉城店一名导购向前来选购电视机的李爱军夫妇解释。李爱军刚要问断货的原因,妻子立即插话道,“还能为啥?电视上(新闻)不是说了吗,很多商家降价是给人看的,但大多无货。”
抑或因正值周三工作日,经济导报记者在济南泉城和洪家楼多家电器商城发现,商城内顾客屈指可数,很多品牌展厅内竟没有导购员。同时,少量因商城推出“比价大战”前来购物的顾客,却往往李爱军夫妇这样欲购无货的情况。
对此,各大商城给导报记者的答复也迥然不同,有的说线上线下产品型号差异,有的说因降价销量骤增,暂时缺货。
“本来听说家电普遍降价,想趁此机会更新一下家里的电器,结果低价的都没货。”在冷冷清清的商场内,李爱军夫妇失望中略带地向导报记者表示,整个下午都“浪费”在逛各大商城上了,2000元以下的电视机都没货,导购不断地推荐其他型号的产品。
对此,苏宁电器泉城店一导购员表示,“三洋的几款价格为1000多元的机型,确是因为降价后销量大增导致缺货,现在已经向厂家下订单,月底之前应该会有货。”同时,该导购不失时机地推荐价格稍高的产品,“海尔32吋补贴完1890元的有货,你买不买?”
实际上,无货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大家电品类中,在选购数码相机等商品时,于文秀女士遇到了更为窝火的情况。
“不是说比价活动延伸到全品类了吗?结果我看中的几款相机都没货,还硬要把样品机卖给我。”于文秀地表示,苏宁易购倒是有货,但价格比实体店高。
导报记者走访发现,这场始于网络电商的价格大战,即使蔓延到线下,各商家也只是隔空作战,各有各的情况。
“我们每个楼层都有免费无线网络及终端设备,供顾客查询网上商城信息。只要网上商城价格低且显示本地(济南)有货,我们各分店都有权限按全网最低价出售。”济南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洪楼店店长华晓丽向导报记者表示,现在部分产品缺货主要是因为销量骤增,且厂家库存供应不足造成的。
“比价大战几天来,总体销量增长了15%至20%。液晶电视、空调等品类增幅更为明显,部分产品的销量甚至翻倍,从而导致暂时缺货。”华晓丽表示,虽然各品类呈现出价格普降的局面,但“比价大战” 对实体店效益起到了正拉动作用 ,他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观察其他商家动向的同时,比价活动至少要持续到国庆节以后。”
在苏宁电器泉城店内,导报记者得到的答复则有所不同。对于部分产品缺货,工作人员的理由主要侧重于竞争对手故意无货标低价等原因。
“京东网上商城等电商网站在无货的情况下将价格调低,我们肯定不能按这个价格出售。”苏宁电器泉城店一导购员表示,有些网站销售的产品是旧型号,而商城实体店一般都销售最新型号,这也导致了网上低价型号无货的情况。
导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山东本土家电巨头三联商社正在筹备参与此次家电商城大战,并计划于9月推出相关活动。
三联商社策划部李志宝表示,国美、苏宁将争战的焦点转移到线下,三联商社实体店有能力应对,并强调价格比拼不是问题。
“我们准备打造消费安全感,国美、苏宁实体店在打价格战,三联商社将价格不会比它们高,同时服务质量。因为在山东尤其在济南,三联在供应商中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李志宝说。
对于“比价大战”中屡屡出现的无货现象,李志宝表示,家电的价格很透明,因此不适合单纯价格战。“如果因为单纯比拼价格,在售后服务上打折扣,损伤的将是顾客的信赖。家电卖场应该提升服务,在价格比拼的同时,应更侧重于售后无忧、保修终生的服务。”(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