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家电科技> 文章内容

科技部部长万钢做客新华网、中国网《部长之声

※发布时间:2018-3-27 19:12:3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新华网3月13日电(凌纪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迈入新时代,科技创新面临哪些新?如何增强百姓的科技“获得感”?重大科技专项怎样更多惠及民生?如何把握未来科技发展大势?全国期间,科技部部长万钢做客新华网、中国网《部长之声》,对社会关切的热点话题一一作出回应。

  党的十九大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明确要求,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到保障改善民生等各方面都突出了科技创新的全面支撑引领作用。

  “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按照十九大要求和工作报告所说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万钢说,要登高望远,牢牢抓住强基础、增实力,力争在更多领域成为全球创新领跑者。

  科技创新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万钢说,防范安全隐患、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卫生与健康等,与新时代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接相关,必须在这些领域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

  此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进入新时代,高质量的发展是未来我们的重点。”万钢表示,科技创新要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实现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万钢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化科技体制。“我们要发挥科学家,要鼓励企业家,要鼓励青年人创新创业,还要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创新,使他们既能够心无旁骛,同时又不怕失败,勇往直前地去实现自身的目标,也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面临哪些重大挑战?万钢坦言,“当前科技创新最硬的‘硬骨头’还是在于原始创新和这两个环节。”

  在万钢看来,与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相比,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原创力不是靠人指挥就能指挥出来的,既要靠科学家的奇思妙想,也要靠科学家的淡泊名利。”他表示,在技术线的选择、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等方面,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更宽松的,让奇思妙想竞相迸发。

  在方面,万钢表示,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决策权,要落实好科技的各项政策,要做好过程中的服务,要解决好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他特别强调,“要注重发挥青年人的创新创业、勇往直前的”,让他们在市场当中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和需求点,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为全社会创新事业添砖加瓦。

  万钢表示,为科研人员“松绑”的核心就是为了解决原始创新和这两类问题,就是要为科学家、青年人创造更大的天地和空间。

  “党的十九大提出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报告当中讲的大中小融通发展,这是今后一个重要的方向。”万钢说,未来要为打通各个环节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下更大力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是未来科技创新的时代方向。

  科技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明确百姓的需求是什么。万钢认为,要增强百姓科技“获得感”,应瞄准以下着力点:

  ——以科技创新防范安全风险。发挥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技术优势,推动社会更加安全、百姓更加便利。

  ——用科技推动精准扶贫脱贫。把最先进适用的技术教给贫困地区的农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用智力扶贫的办法,使长效脱贫机制发挥作用。

  ——科技推动污染治理。一方面要做好污染的检测、防控、处置等工作,另一方面要用新技术新产业替代传统“三高”产业。

  ——健康和卫生的科技创新。做好传染病防治,针对癌症、心血管病、肝炎等疑难杂症,做好预防性检测,研发现代化诊疗设备。

  ——研究提高全民体育素质。推动全民健身,人们需要什么样的装备、什么样的,需要怎样去指导,这些都需要科技工作者率先去研究。

  万钢指出,新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将有力支撑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等重大任务,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十多年来,取得一大批重大标志性,显著提升我国科技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相关科研惠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

  万钢表示,重大专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攻克技术的时候,把它应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也要应用到离老百姓生活最近的地方,应用到“最后一公里”。

  他介绍说,重大专项推动完善了新药研发、传染病防控和水污染治理等保障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能力体系建设。比如,新药重大专项创造出40多个一类新药,癌症、心血管病、结核病、肝炎等一系列病种得到新药治理,其中抗癌药比国外进口药便宜60%。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下,我们又根据新的形势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万钢说,在民生领域当中,对重大疾病防控、治理等部署多个重要项目,它们和十多年前启动的重大专项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形式是发挥了中国特色的优势,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汇聚各方智力和能力,来集中解决一些制约我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需要的重题,同时把它再次回用到创新发展的过程当中。”万钢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中国科学家、科技人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所积累的经验,也是中国智慧为世界科技创新所做的贡献。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袭来,世界主要国家不断强化创新部署,力争在战略必争地赢得一席之地。如何抓住这样一个跨越赶超的巨大机遇,引领世界科技创新潮流?

  万钢认为,竞争与合作是未来全球科技创新的大趋势。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一要登高望远,二要有忧患意识。

  ——所谓登高望远,就要谋长远、强基础、增实力、促。科技人员要更加深入基础,解决制约我们发展的科学难题;企业创新要去寻找前沿当中的未来市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科研院所高校,要与产业、企业紧密融合,为一线需求提供科技支撑。此外,广大科学家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为解决世界性科学难题贡献力量。

  ——所谓忧患意识就是要居安思危,既要看到好形势,也要看到我们的短板。科技管理人员要深入一线,了解制约科研人员发挥积极性、创造力的因素,解决不协调、不配套、难以落实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在优化投入结构、促进科技、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保持不断创新的精气神。

  科技创新离不开广大科技人员,万钢向他们发出号召: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征程要有新气象,全体科技人员要牢记,敢于作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金融科技已经迅速而深刻地改变金融服务的运作方式,大型科技公司、电商平台、传统金...[详细]

  科幻兴盛是世界现代化浪潮副产品,是经济全球化伴生现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详细]

  

关键词:中国科技网